原標題:90平米房隔成7間住滿20人
一個五人間,一個床位就是一個家。師東小區(qū)一家出租房內(nèi),90平米的房子被隔成7間,住滿20人。
擁擠的房間過道上只能放下一把椅子,供大家放置牙缸水杯等。 本報記者 喻雯 攝
"嚴禁房屋分拆、隔斷等群租行為,出租住房應以原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".2011年2月1日實行的《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》至今已3年時間。12日,記者調(diào)查了解到,節(jié)后租賃高峰的出現(xiàn),房租的不斷上漲,直接造成禁令難擋群租熱。
本報記者 喻雯 實習生 陳淑毓 韓清
650元租到隔出的四五平米小房
小陳是山東師范大學大三的學生,去年年底就聯(lián)系好了實習單位,定好初十后正式實習。得知濟南的房租貴、不好租房,小陳和同學從元旦起就開始找房。
在網(wǎng)上找了一圈,實習單位附近動輒2000多塊錢的租金把她們嚇到了?戳藬(shù)十套房子后,小陳只能承受誠基中心一間房的租金:四五平米,房東承諾每月最低租金為500元,答應會留房。
初十回濟南后,小陳發(fā)現(xiàn),此前約定的便宜房都沒有了,只有1300元至1500元的高價房。無奈下,她們拖著行李重新找,經(jīng)過一番折騰,她們終于租到了兩間房子,但每間每月由年前的500元租金漲到了650元。
房子的配置讓她大跌眼鏡。一間90平米的房子用木板隔成8間,每間的面積在四五平米到十平米不等。小陳的房間配置是最簡單的:一張床,一個小桌子,一個壁櫥,大約五六平方米,兩個人在里面轉(zhuǎn)身都困難。房間里面沒有暖氣,房東配的被子過于單薄,第一晚在半夜被凍醒,第二天只能去買電熱毯。
小陳發(fā)現(xiàn),房間的床從1米2變成1米5,再配個電腦桌,每間房的租金就到了1000元。"13個人住在一起,隔音效果很差,有上夜班的人,回來做飯的噪音很大特別影響睡眠。"小陳說,大家共用一個衛(wèi)生間,很不方便。
"雖然條件不好,但還是感到慶幸,群租房讓我們有房可住。"小陳說,跟她合租的人多是大學即將畢業(yè)找工作的人、低收入的打工一族等,房租加上伙食費,每月近千元的花費都源自父母,這也讓小陳"吃不消".
5人擠住一間房:一個床位就是一個家
小陳只是"群租大軍"中的一員。12日,記者走訪師東校區(qū)、山師北街教工宿舍等小區(qū)發(fā)現(xiàn):一張床位就是一個"家".
12日上午,記者以租房者身份來到師東小區(qū)一間90平米的出租屋。三室一廳的房子被木板隔成七個房間,原本的陽臺、廚房等都成了臥室,只剩下一個兩三平米的共有洗手間。
記者看到,一個不到十平米的小屋里面放著兩張上下鋪的床和一張單人床,可容納五個人住宿。公共區(qū)域不能同時容納三個人,一伸腳就能碰到旁邊的床。小過道里勉強"塞下"一張椅子,上面堆滿了大家的水杯、洗漱用品等。衣服、鞋子沒地方,每個人的活動空間就是單人床。
除了"五人間",房子還有"四人間"、"雙人間"等,算下來一套房子住了20人。房門上的租金價目表與蝸居條件極不相符:四人間,每個床位的月租金是350元;雙人間,每個床位月租金是400元;單人間600元……現(xiàn)在的季節(jié)每人還要交納取暖費60元。一整套房屋的租金算下來能接近八千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