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當說,詩詞教學比數(shù)理化教學在語言表述上要更為方便一些。
這位輔導員從第一個動作開端,就轉(zhuǎn)變了自己的動作習慣,為了能幫助語言把所需要闡明的內(nèi)容表達的更明白,有時用了大大夸張了的動作,有時又用了適度優(yōu)雅的舉止,這些恰到利益的肢體語言使課堂的氣氛十分活潑。至于輔導員什么時候站在左邊,什么時候站在右邊,什么時候正面面對學員等等很多常識性的細節(jié),輔導員在課前都要設置明白,整節(jié)課才干從容自然。例如,易中天先生在央視百家講壇講《品三國》時,根據(jù)自己特點設置了奇特的聲調(diào),奇特的動作,博得了極高的收視率。
這位輔導員在課前備課時都要能認真研究教材,不能講到哪算到哪。至于在講什么內(nèi)容,用什么樣表情、聲調(diào)、動作在教案上都要設計清明白楚。備課時,充分利用講解詩詞的有利條件,在論述詩詞理論時設置幾個“懸念”,在平庸的論述掀起幾個高潮,將使普普通通詩詞理論課或詩詞點評課繪聲繪色,更加出色。當然,所有這些都將花去輔導員大批的時間和精力。
這位輔導員必須認真練習硬筆書法,由于是講解詩詞的,所以比講解數(shù)理化更加講究板書的雅觀。因為古代詩人幾乎都很講究書法。
這位輔導員為了突出講課的重點,和便于學員們的課堂筆記,必須根據(jù)黑板的大小和高低設計版面,標題在什么地位,范文在什么地位,點評在什么地位,是否需要插圖等等都要做到胸有成竹。一節(jié)課下來需要幾塊版面也大致不差。當學員們看到慷慨而又整潔版面,絕不亞于一期美麗的墻報時,必定會露出敬慕的神色,不由得又會增加幾分對輔導員的信任,也增加幾分學習詩詞的熱情。
顯然,這位輔導員已經(jīng)達到了無私的境界,進入了教師的角色。在講解古人詩詞時,甚至于和古人情感融為一體,為詩而憂,為詩而喜,為詩而激動不已。學員們在這個環(huán)境中學習自然也忘記了自我的存在,師生們沉浸在物我兩忘的意境之中,時間在師生們的密切配合下悄然逝去。直到下課鈴響了,學員們才恍然大悟,啊,一天(課)的時間又過去了。
建議從事詩詞教導的輔導員們,特別是兼職的輔導員,在刻苦研究詩詞理論和進行詩詞創(chuàng)作的同時,抽點時間學學教導學和教導心理學。 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