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看不知道,一看嚇一跳。在土地資源如此緊張的情況下,全國竟然有那么多房地產(chǎn)閑置土地。在土地資源稀缺的背景下,為什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必需之舉,卻往往步履艱難,不能落到實處?
有報道說,國土資源部的這一舉措,顯示出我國清理“囤地”行為的拳頭一直沒有放松。既然沒有放松,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閑置土地?中間必有貓膩。毫無疑問,囤地很賺錢,比開發(fā)房地產(chǎn)或許更賺錢;還有地方政府偷偷賣地,從中牟利;再就是查辦力度不大,以閑置土地為主的房地產(chǎn)違法違規(guī)用地查處結案率比較低;最后就是一些地方認識還不到位,清理摸底不夠全面深入,查處力度、聲勢不夠大,工作比較滯后。
土地為什么要閑置起來?從“地王”到“閑置土地”,雖然并不一定存在著必然聯(lián)系,但是卻告訴人們,“囤積土地”可以賺得高額利潤,這也是為何“閑置土地”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。從供需的角度來看,大量的土地被閑置,使得土地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狀況進一步加劇,這不僅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,更在一定程度上會推高房價。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就表示,囤積土地讓房地產(chǎn)市場越來越扭曲。土地囤積越多,市場上房子的供應量就越少,房價就上漲得越快。我看,房價上漲和“囤積土地”似乎已經(jīng)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(huán)。
土地為什么被閑置起來?地王“囤而不建”,利益動機一目了然。所謂以時間換收益,就是指開發(fā)商拖延開發(fā),期待的是從土地增值中更多獲利,有點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。畢竟,近10年來,房價與地價一直是呈一路上漲之勢。盡管今年4月份開始的嚴厲調(diào)控,使盲目上漲勢頭得以遏制,但在不地王看來,囤地的效益仍然可以期待。另外,一些開發(fā)企業(yè)資金一時不到位,也是造成土地閑置的原因之一。由此,大規(guī)模的土地“曬太陽”,不能轉(zhuǎn)化成實實在在的供給,既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,也無疑是紙上畫餅,不解真正的需求饑渴。
土地為什么被閑置起來?不僅僅是地王的原因,還有政府的原因。在這份閑置地統(tǒng)計表中,其中由于政府原因造成的土地閑置達849宗,占總數(shù)的58.2%,閑置面積共計9.5萬畝,涉及合同金額共計185.1億。從地域分布來看,因為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閑置最高的三個城市分別是:北京125宗、廣東123宗和重慶119宗。說到了“政府原因”,這里面到底糾結著怎樣的利益關系?近年來的“土地財政”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思,“土地財政”制度使地方政府對出售自己掌控之中的城市土地產(chǎn)生了過度的依賴,這是造成閑置土地大量產(chǎn)生的一個重要原因。眾所周知,整治土地閑置,并不缺少政策。然而,從歷次清理“閑置土地”的情況來看,都難以避免“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”,會遇到一些阻力。從公布的一些案例來看,很多土地甚至閑置長達10多年之久。而根據(jù)相關政策,土地閑置滿一年的,可以征收相當于土地使用權出讓金20%以下的土地閑置費,對閑置土地特別是閑置房地產(chǎn)用地要征繳增值地價;土地閑置期超過兩年的,政府可無償收回。如今這些土地仍未收回,其中自有利益方的博弈,也存在著政策法規(guī)方面的不完善,給投機者有漏洞可鉆。其中,地方政府的責任也不容逃避。這就告訴我們,好政策更需要強有力的執(zhí)行力。處理“閑置土地”,切勿“光打雷不下雨”或“雷聲大雨點小”。
但是對閑置土地如何清理?土地閑置的背后往往有非常復雜的背景,最可怕的是土地調(diào)控背后有很多官商勾結的影子,如果這個影子不破除,那么很多有關于房地產(chǎn)的調(diào)控都會受到非常強有力的阻撓。什么事被貪官一插手,就難辦了。其實也好辦,把貪官揪出來就是了。
資金和土地是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企業(yè)的兩大支柱。資金代表銀行,土地代表國家。地王們?yōu)槭裁椿畹缅羞b自在?是因為他們一是吃銀行,二是吃國家,三是吃社會,是一群吃肉不吐骨頭的豺狼。地王們自稱“跟著政府走”,那么,我不禁要問,是跟著什么樣的政府?既然是“跟著政府走”,為什么要囤積土地?是政府讓你囤積的?既然是“跟著政府走”,為什么房價一路飆升?是政府讓你飆升的?我看地王們是跟著貪官掌控的“政府”走,而不是人民掌握的“政府”走。 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