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我們對他的話有必要如此認真嗎?他不就是孫東東嗎?說到底,他不就是一個北大法學(xué)院的教授嗎?
再說了,他也不過是一個活生生的人,他生活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他也是中華國民共和國國民中的一分子,他有言論的自由,只要不違背憲法,不違背其他法律法規(guī),你能奈他何?
我們沒有措施懲辦他,因為他不犯法,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聲討了。而聲討有用嗎?對我們而言,也只不過是出口吻而已;而對孫東東呢,我們聲討他,他正求之不得呢。
現(xiàn)在的社會,是個被物化的社會,人生活其中,浮躁、空虛,缺乏寄托,愛好低俗,愛好獵奇。郭德綱說過,喝咖啡高雅,吃大蒜低俗;搞人體攝影高雅,夫妻講黃段子低俗。喝咖啡,搞人體攝影屬于高雅藝術(shù),在咱們中國,容易曲高和寡,掏了力未必落好;而吃大蒜,講黃段子人人都會,人們表面上都避之不及,而實際上卻都趨之若鶩。鳳姐為什么能夠一炮走紅,大紅大紫?說到底,走的不還是低俗路線,靠雷人語言而賺足網(wǎng)民眼球,滿足了網(wǎng)民的獵奇心理嗎?李詠賣書時為什么能夠有“趕白追崔”的自負?說到底,《詠遠有李》的宣傳走的不還是是低俗路線,靠雷人語言賺足觀眾眼球,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嗎?孫東東作為大學(xué)教授,想出位出名,在當今中國并非易事,怎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(nèi)吸引最大多數(shù)人的眼球,博得最大的經(jīng)濟利益呢?在咱們中國,還真得走低俗之路,靠市場運作不可。顯然,孫東東是深諳此道的,因此,他就不斷地選擇在敏感時間,在敏感地點大放厥詞。其成果,正像他所預(yù)感的一樣,全國高低討伐之聲四起。盡管是討伐,但畢竟為自己揚了名,這才是孫東東真正想要的。
如果孫東東不是一個想出名而愿走低俗之路的教授,他第一次說什么“負義務(wù)地說,老上訪戶99%是精力病”,全國聲討四起的時候,他就該檢查自己,三緘其口了。難道他還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自取其辱嗎?作為大學(xué)教授的他,難道會不知道“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也。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!钡牡览?因此,我們不要苛求孫東東這樣的教授會有什么社會義務(wù)感,同時,我們更不要過于高估我們自己的才能,不要對孫東東這樣的教授心存幻想,他絕不會因為我們的幾句討伐,就立地成佛。
因此,我們對孫東東的話不必太在意,權(quán)當他又放了個屁。 相關(guān)閱讀